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之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营造好“四史”学习教育环境氛围和配合我校“四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图书馆继“鉴往知来 筑梦辉煌”专题图书展之后,在4.23世界读书日,推出“四史”线上主题图书展:扫码阅读“四史”图书;党史馆藏电子书单;新中国史馆藏电子书单;改革开放史馆藏电子书单;社会主义发展史馆藏电子书单,通过电子资源线上阅读,为全校师生对“四史”进行深入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通过学习“四史”,同学们可以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而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的为理想而奋斗。
我们精选20本“四史”电子图书,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学习读本。其他“四史”馆藏电子图书单点击连接即可进行阅读。访问网址:http://www.sslibrary.com
图书馆
2021年4月23日
3《重庆红色故事》

主题词:革命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作者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
页数 300
出版时间 2019.12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I247.81
图书简介
书稿主要讲出生于重庆的革命先辈、革命先烈或发生在重庆的革命先辈、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共计50篇。这批红色故事,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重庆革命历史人物长卷,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及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故事涉及范围主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适当选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故事。主要人物既有老一辈革命家,也有革命先烈与革命志士,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英雄模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条战线。每个故事篇幅不多,重在以小见大,力求还原当时的历史现场,生动反映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结尾,适当加以点评,阐释红色故事的当代价值,讲出革命的精气神。
4《重庆红色故事 第2辑》

主题词:革命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作者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
页数 317
出版时间 2020.05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I247.81
图书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萧楚女、冉钧、杨暗公等为代表的建党初期至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先烈的故事,以罗世文、蒋可然、胡其芬等为代表的红岩英烈与川东地下党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钱之光、许涤新、鲁自诚等革命志士的故事,共计70篇。故事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都跟重庆有关,或人物籍贯为重庆,或故事发生在重庆。本书为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讲好革命精神提供丰富素材,对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5《新中国的诞生》

主题词:中国历史-现代史-1949
作者 邢和明编著
页数 251
出版时间 2014.09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K27
图书简介
《新中国的诞生》以历史纪实的笔法,全景式描述了共和国诞生第一天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共和国大典的筹备工作、共和国大典的全过程、阅兵式全过程、全国人民庆祝共和国成立等。《新中国的诞生》图文并茂、别出心裁,不仅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直面历史和感受历史的重要途径,而且也为文史、新闻等工作者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史资料。
6《中国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主题词: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作者 张维为著
页数 249
出版时间 2011.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
图书简介
作者通过自己走访10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自己身为国际关系学者的知识背景,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以及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在本书中,作者讨论了“中国模式”--中国作为独特发展模式、独特的政治话语在西方世界崛起,并分析了印度、东欧、东亚等国家作为西方模式发展的困境,“中国模式”很可能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新的启示。
7《强国路上的对话》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 学科: 文集
作者 何加正 刘红主编
页数 333
出版时间 2007.03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53
图书简介
从1999年5月“强国论坛”成立时起,嘉宾访谈就伴随着论坛一起走过了7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一个个历史性时刻,这种由“强国论坛”首创并发扬光大的网络在线访谈形式,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成为“强国论坛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节选了7年来人民网所做过的35场精彩访谈,从“见证历史、铭记历史”、“反贪斗腐、聚焦民生”、“时代人物、社会英才”、“民主政治、国是论衡”、“振兴文化、肩负责任”等几个方面回顾了一个个精彩瞬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刘瑞生先生也把他的研究文章奉献给大家。
8《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史料
作者 苏维民著
页数 153
出版时间 2010.01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K270.6
图书简介
20世纪9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杨尚昆回忆录》的编辑工作。《杨尚昆回忆录》原计划分三册出版,第一册从他的童年写到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册写在中央办公厅20年,第三册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98年9月杨尚昆同志逝世时,第一册已基本定稿,第二册个别章节已写出初稿,第三册尚未列入议事日程。2001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内容扩展为从童年到建国前夕。
9《乌托邦》

主题词:乌托邦
作者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著
页数 97
出版时间 2016.08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D091.6
图书简介
《乌托邦》一书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原著是1515—1516年莫尔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莫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对话体裁写成,描述了一个奇乡异国的盛世之景,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谈论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第二部分描述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同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对照。
10《乌托邦》 英文

主题词:乌托邦
作者 (英)摩尔著
页数 419
出版时间 2014.04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H319.4;D091.6
图书简介
在英语读物《乌托邦》一书中,作者托马斯·摩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全书共分两部分:莫尔在书中的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并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剥削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私有制;然后在第二部分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和谐社会。
11《《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主题词: 马恩著作研究
作者 韩云川著
页数 327
出版时间 2008.08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A811.22
图书简介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宣言》产生的背景及经过;第二部分对《宣言》的七篇序言和正文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说。第三部分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涉及的某些重要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概论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词: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作者 于淑清,陈志强主编;杜建初等编写
页数 279
出版时间 2006.0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6
图书简介
本书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整体进行研究和表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全过程,力图反映并揭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13《凝聚正能量 托起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学习参考资料
作者 中共民勤县委宣传部,中共民勤县委党校编
页数 196
出版时间 2014.11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6
图书简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要义是基础。本书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原本高深晦涩的理论更具趣味性、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更多的普遍公民在多样中立主导、在差异中求共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践行,提升社会思想意识的有序化、健康化水平,为推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
14《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十三五”中国经济大趋势》

主题词: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趋势-研究-2016~2020
作者 曹立主编
页数 225
出版时间 2016.09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F123.2
图书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其内容包括:怎样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如何推进创新发展;怎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如何更好实现开放发展;怎么实现共享发展;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15《大国文化复兴 向云驹、王岳川文化强国对话录》

主题词:文化事业-建设-研究-中国
作者 向云驹 王岳川著
页数 321
出版时间 2017.06
出版社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G12
图书简介
本书以对话的方式,围绕中国崛起的“大国文化形象”和“文化强国”中的关键问题,对疑问进行剖析,对疑难进行辩驳,对西方的妖魔化加以鞭笞,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主义予以批判。
16《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模式建设-研究
作者 陈学明著
页数 503
出版时间 2015.11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6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对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其中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是研究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的新的路径。
17《中国方案》

主题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作者 张新平著
页数 219
出版时间 2019.03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6
图书简介
习近平在G20峰会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从“怎么看”谈到“怎么办”,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解决方案。本书从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两大方面,系统论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案,反映了一个由大向强迈进的大国的使命担当,是对“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着眼于中国的国际担当和外交战略,审视西方发展道路的弊端,提供中国解决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的方案,展示大国责任、贡献中国智慧,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面向21世纪的中国模式研究》

主题词: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作者 董必荣著
页数 327
出版时间 2016.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6
图书简介
本书认为中国模式解决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有谁享用等重大问题。中国梦一方面对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去敝,另一方面对中国模式澄明,使未来的中国模式趋于无敝和敞开,使中国模式发展为一个全面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而为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必要的历史条件。
1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及改革》

主题词: 国家-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作者 白智立著
页数 286
出版时间 2018.1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30.1
图书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过去近五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本书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从国家治理、行政组织、政治治理、公务员制度、行政文化五个维度,全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现代国家建构和行政发展上进行的探索,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国家治理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本书可以较为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探索。
20《关于改革开放的若干认识问题》

主题词: 改革开放-研究-中国
作者 袁木
页数 687
出版时间 2016.12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D61
图书简介
本书系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历史的足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共收入袁木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评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评介》《关于改革开放的若干认识问题》《十四大的历史功绩和基本精神》等9篇文章。
“四史”馆藏电子书单
见附件部分